长江大学智能油藏开发研究所,是依托学校在地球科学、石油工程、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雄厚学科基础与资源优势,整合成立的前沿交叉研究机构。研究所面向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与油气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大需求,致力于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攻克油藏开发中的核心难题,推动油气田高效勘探与绿色开发。研究所汇聚了一支多学科交叉、创新能力突出的科研团队,拥有一支包括国家杰青、国家优青、孙越崎青年科技奖及国务院津贴获得者、新疆天池英才计划、湖北楚天学者等在内的高水平研究队伍。团队与国内外多家知名能源企业及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建有先进的高性能计算平台和专业的软件资源。智能油藏开发研究所现有教职工1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9人,讲师4人。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三大石油公司等多层次科学研究工作,形成了智能油气藏高效模拟及动态预测、常规和非常规油藏开发智能优化、CO2驱油埋存及EOR模拟与优化、人工智能与数据挖掘大模型以及油气藏开发动态监测与调控等研究方向。持续秉承“开放、协作、创新、卓越”的理念,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智能油藏技术创新高地与人才培养基地,为我国油气工业的智能化、高质量发展贡献“长大智慧”与核心力量。
教授:赵辉 周玉辉
副教授:盛广龙 饶翔 周再乐 孟凡坤 杜凤双 钟珣 孙鹏 黄丽娟 曹琳
讲师:刘伟 湛文涛 耿少阳 李宗法
研究方向一:智能油气藏高效模拟及动态预测
首创了非结构网络体系的油藏模拟广义连接元法,开发了数据物理双驱井间连通性模型INSIM,耦合图神经网络与路劲追踪算法快速实现连通场反演和动态预测,解决了传统流线法难以表征井间优势路径形态、分布和劈分等难题。研发了智能注采一体化及软硬件系统平台,被集成到中海油首款海上数值模拟软件—海潮OSim、全球最大开源数值模拟软件MRST及雪佛龙、壳牌等公司模拟器,相比传统数模满足工程误差下提速1~2个数量级。
研究方向二:常规和非常规油藏开发智能优化
创建了立体/暂堵压裂以及闪电击穿理论的非常规压裂裂缝扩展模拟方法,形成了全耦合的压-闷-采全周期复杂缝网流动模拟方法,耦合人工智能算法实现了非常规压窜预警与防窜智能优化及井网、缝网、压裂施工参数及控压生产制度等地质工程一体化智能优化。
研究方向三:CO2驱油埋存及EOR模拟与优化
构建了CO2驱动态预测技术,耦合图论深度优先算法实现CO2驱油封存优势窜流精确识别。在此基础上形成了CO2驱优势窜流调控优化方法,解决了控制优势窜流和提高CO2埋存双目标下的多井注采参数大规模协同优化难题。

研究方向四:人工智能与数据挖掘大模型
基于传统算法、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多种模型框架及确立的主控影响因素,在大量模型数据训练的基础上,构建了全过程油田关键开发指标预测人工智能大模型,建立50个海上油田的工业私有化大模型,实现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海上油田关键开发指标的精准预测。

研究方向五:油气藏开发动态监测与调控
研发了不同距离、精度、分辨率要求的DTS分布式测温系统,形成了不同特征的光纤测井技术,实现直井/水平井监测、实时找水堵水、实时稳产增产等功能。基于注采井共有微生物群落统计信息,开发了不同注采井间微生物群落传递活跃程度分析算法,构建了微生物群落网络图,实现注采井间连通程度研判。

研究所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专项及企业联合研发等课题60余项。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别 |
起止时间 |
1 |
油气藏智能开发模拟与优化调控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原杰青) |
2026.01-2030.12 |
2 |
油气藏智能开发生产优化新方法 |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019.01-2022.12 |
3 |
基于混合通量估计的裂缝性油藏数值模拟与流动分析新方法研究 |
面上项目 |
2026.01-2029.12 |
4 |
基于数据驱动的低渗透油藏优势流道识别及调堵动态优化 |
面上项目 |
2019.01-2022.12 |
5 |
基于无网格法的缝洞型油藏动态模拟新技术 |
面上项目 |
2023.01-52026.12 |
6 |
基于连通性思想的碳酸盐岩油藏生产优化研究 |
面上项目 |
2017.01-2020.12 |
7 |
基于连接体系的页岩气藏井间压窜表征与防窜智能优化 |
面上项目 |
2025.01-2028.12 |
8 |
基于混合通量估计的裂缝性油藏数值模拟与流动分析新方法研究 |
面上项目 |
2021.01-2023.12 |
9 |
水相屏蔽作用下CO2驱微观混相与剩余油动用机制研究 |
青年项目 |
2026.01-2028.12 |
10 |
页岩气藏水平井压裂缝网流动表征及反演优化方法研究 |
青年项目 |
2021.01-2023.12 |
11 |
低渗透油藏CO2驱气窜通道表征识别与调控优化方法研究 |
青年项目 |
2022.01-2024.12 |
12 |
基于无网格连接体系的裂缝性油气藏数值模拟新方法 |
青年项目 |
2022.01-2024.12 |
13 |
耐温抗盐活性纳米流体润湿性能调控方法与驱油机理研究 |
青年项目 |
2022.01-2024.12 |
14 |
考虑纳米限域效应的页岩油藏注CO2模拟方法研究 |
青年项目 |
2023.01-2025.12 |
15 |
基于模型降阶技术提高非线性渗流数值模拟速度的研究 |
青年项目 |
2019.01-2021.12 |
16 |
页岩储层多尺度数字岩心和孔缝网络模型升级方法研究 |
青年项目 |
2017.01-2019.12 |
17 |
缝洞型油藏辅助历史拟合及生产优化软件研究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2025.01-2030.23 |
18 |
CO2驱采-封存前缘监测及协同优化技术研究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2024.10-2030.12 |
19 |
多元动态数据+物理融合的井组分层注水优化模型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2025.01-2030.12 |
20 |
水敏性低渗砾岩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评价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2025.01-2030.12 |
21 |
氮气顶部重力驱开发方案设计与试验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2025.01-2030.12 |
22 |
致密气藏注入介质提高采收率目标储层优选方法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2025.01-2030.12 |
23 |
全周期高效排采与提高采收率工艺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2025.01-2030.12 |
研究所在SPE Journal、石油勘探与开发、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等知名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中英文专著8部。

研究所获得智能油气藏开发渗流模拟及生产优化技术、非常规油气藏智能开发与调控等方面相关发明专利、软件作权等50余项。

研究所在井间连通性定量识别与优化、油气藏开发智能调控优化非常规油气藏多尺度渗流机制研究与模拟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获省政府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自然科学奖,省部级行业协会科技进步奖十余项。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大学路111号
学院办公室:027-69111069
教学办公室: 027-69111050/69111092
院长信箱:[email protected]
一流学科建设办公室: 027-69111223
官方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copy;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2025最火十大·成人网站 版权所有